御龙舟

1(1179)

古代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最早的御龙舟图像,是长沙城东楚墓出土的战国时一张男子御龙舟帛画。大文豪郭沫若《人物御龙舟画帛》诗道:“仿佛三闾再世,企翘孤鹤相从。陆离长剑握拳中,切云之冠高耸。”《隋书·炀帝纪》载:隋大业元年,隋炀帝命人往江南采木造成龙舟凤舸、黄龙赤艇楼船万艘,“上御龙舟,幸江都。”据载,此御龙舟四重,高45尺,阔50尺,长200尺。上重有正殿、内殿、朝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中二重住美女妃嫔,有120间房,饰以金玉沉檀;下重是内侍住所。皇后乘翔螭舟,另有浮景9艘以及后宫、诸王、公主百宫、僧尼道人、殿脚女、挽船士等,舳橹相接二百里,照耀川陆,骑兵翼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极尽奢华。有资料记载,隋朝在建造特大型的龙舟时,已广泛应用钉接榫合的工艺技术,用铁钉取代了木钉、竹钉,使榫接更加牢固。北宋初,更有吴越王向宋帝“献龙舟……上为宫室层楼,设御榻,以备游幸。”南宋画院侍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就是皇帝乘坐的,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清康熙皇帝回銮巡视江宁(今南京),坐着御龙舟出石城门,数十万民众夹岸持香呼送,其文武大小臣工绅衿全部穿着公服分班跪送。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更是人人耳熟能详。晚清时,皇帝忙于国是无暇到岭南,珠江上难得见到御龙舟的影儿。现存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的晚清广州水彩画《御龙舟》,虽然没有把皇帝乘船出巡的阵势描画出来,也算是把百多年前皇帝坐的龙船摆在面前,使我们一睹其形,开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