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耕堂在番禺区沙湾镇内,为番禺沙湾大族何姓的宗祠。堂名得自于该祠堂的对联:“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第一个在沙湾定居的何氏人家是何人鉴,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购置了沙湾大片土地,成为番禺当时五大名门望族(何、王、黎、李、赵)之一。为纪念和祀奉何人鉴,在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何氏族人兴建了这座留耕堂。留耕堂历元明清三代,先后大修3次,在1986年耗资百万元后装修一新开放,辟为“沙湾博物馆”。留耕堂面积达3300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平面呈南北长条形,主要建筑有:山门、仪宫、钓鱼台、享殿、寝殿、东西两廊和村祠。寝殿是由24根木石柱和托梁金字架构成的,它面阔三间,纪念何氏祖宗一至五世的神主。留耕堂最大的特点是柱子多,共有112条柱子。其装饰艺术丰富多彩,集元、明、清特色于一体,有木雕、石刻、砖雕、灰塑、铁铸等柱子。留耕堂正门外面是大池塘;进山门后是第一进,“何氏大宗祠”横匾高挂,全进共16根木石柱,东西两侧有两间鼓楼;第二进从仪门开始,仪门牌坊是用石建成的“山”字形;有陈白沙的石匾刻字“诗书世泽”。同时,二进仪门的石牌坊,集书法、木雕、石刻、灰塑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过了钓鱼台,便进入三进享殿。该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它用4条石柱和24条两人才能合抱的木柱支撑,托起由两座硬山山顶构成的屋顶,这座建筑是留耕堂内最雄伟、最有气派的建筑。
Related Posts
-
0盘古王庙位于花都狮岭镇北面的盘古王山,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光绪二十七年(1909年)重建。民间传说盘古王是开天辟地的神,生于天地混沌中,所有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石,都是他身体各部分变成。后人为纪念他,建盘古王庙
-
0在广州华林寺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罗汉堂,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里面有五百多个罗汉。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华林寺主持祗园和尚始建罗汉堂,并亲到浙江净兹寺描绘五百罗汉的真金面容,作为塑像的依据。咸丰元年(1851年),五百罗汉堂落成。咸丰九年(
-
0相信广东地区的每位老友都有同一种感觉:“觉得身体唔掂当,要搵凉茶同埋老火汤。” 凉茶降火,靓汤滋润,基本可以摆平广东人80%不舒服的状态。 如果你感到不舒服,身边没有凉茶铺,阿妈又不煲老火汤的话,她通常都会说:“搽油啦你!” 没错!广东人的
-
0广州惠福东路有一座大佛寺,始建于明代,当时名为新藏寺,是南汉王刘龙为应天上二十八星宿而建的。清代扩建为龙藏寺。后因殿宇垂危,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被火毁坏。平南王尚可喜为了向天子表明自己的忠心,考访龙藏寺故址,在康熙二年(
-
0广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著名古迹有:五六千年前的七星岗古海岸遗迹,秦造船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有御苑石渠等文物),南越文王墓(墓址旁建的南越王墓博物馆陈列有众多文物令人
-
0广府地区江河纵横交错,水域广阔,又是历史上辑民繁衍的地区,故信奉天后的人很多,几乎所有的渔村都有天后宫、姑宫或妈宫。深圳赤湾天后庙、三水芦苞天后宫、南沙天后宫都常年香火鼎盛,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天后诞会有更隆重的祭祀活动。 据史料记载,天后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