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阿白”这个称呼究竟是怎样来的?

粤语地区,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各乡镇,小孩子见到自己所尊敬的老妇人,恒以敬仰神态呼之为“白”。由于声音极为接近“伯”音,外地来粤的人,偶一听之,常误为“伯”,于是产生疑问。怎么称老妇人为“伯”呢?其实乃“白”音。

这个“白”音称呼,含一种极为崇敬之意,比之呼“阿婆”还要尊崇。过去,大家庭中常见四代同堂,孙子对老祖母呼之为阿鸃或阿婆。比阿鸃位置更高,即是对老祖父的母亲(曾祖母)或对老祖母的母亲(外曾祖母),才呼之为“白”;有时加上一个“阿”字或“老”字,呼为“阿白”或“老白”。亲属中,比“伯婆”、“叔婆”更尊的老妇人,小孩亦呼之为“阿白”。对邻里亲友的最高辈数的老妇,小孩同样的呼之为“阿白”。若是有许多“阿白”,为着分别起见,习俗上常凭老妇人丈夫的排行次序,多加一数字,呼之为“二白”、“三白”、“五白”等。这个称号有别于中原地区。中原一带只有“老太太”、“老奶奶”、“姥姥”或“老祖儿”、“老祖宗”,未闻有呼之为“阿白”、“老白”。

这个(白)的称呼究竟是怎样来的?

在广西壮族地区,从唐代或唐代以前,就形成一种古壮族方块字传下来。其中有两个字颇值得我们注意:一个写为“女巴”,一个写为“女把”。这两字均用一个汉字于左边作为形符,用另一个汉字放在右边作为声符。第一个“女巴”,读音近似粤音“巴”,乃专指妇女。第二个“女把”,读音近似粤音“把”,乃伯母之称谓。两字的形符均作“女”。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氏族内部有简单辈分之分,并无亲戚旁支的繁琐称谓,这可以从现代残存于世界上的一些原始部落中找到证明。当时的社会以妇女为中心,她们既掌管氏族群体公共事务,又勤于劳作,保证群体生活资料的供应,同时并照料整个群体所有的小孩。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中的女性长辈,赢得整个氏族晚辈的尊崇,这是很自然的。

我们再考察广州从化县吕田区“本地人”群体。这个群体仍保留着古粤人一些遗风,语言中仍残留着一些古南越语音及词汇。儿女称母亲为apa(接近粤音方言“阿白”)或〔pa〕(白)。他们称曾祖母为〔ap′akp′〕(接近粤音方言“阿白婆”)。a(阿)是“发语词”。p′(婆),东汉《说文》已有此字,后来演变成为“婆”,乃从中原地区传播过来无疑。

我们若把从化县吕田区本地人呼母亲为〔pa〕音,以及呼曾祖母为〔pa′kp′〕的〔p′ak〕音,跟那些与古南越族群语言有亲缘关系的古壮语,呼妇女为“女把”〔pa〕,相互对比,不难发现两者之间语音极为近似。以〔pa〕音尊称妇女长辈,在今天壮侗语系各语支中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傣语语支,称大姑妈、大舅母为pa〕。侗语对大姑妈和舅母亦为〔pa〕。水语称舅母和大姨妈亦为〔pa〕。这个〔pa〕与珠江三角洲粤语方音“白”〔pak〕虽不完全相同,但是相近。

我们从今天广州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各乡镇的小孩对曾祖母或老婆婆尊称为“阿白”〔apak〕,与从化县吕田区本地人呼曾祖母为〔ap′akp′〕(近似于粤语方音“阿白婆”)相比,可知这个“白”〔pak〕音与那个“白”〔p′ak〕音因时间地点不同,发音上遂有变异。我们再将广州地段这两个音(〔pak〕、〔p′ak〕与古壮族方块字“女把”〔pa〕,又跟壮侗语系中其他语支,傣语、侗语、水语的〔pa〕相对证,再作历史性的追溯,不难明了广州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小孩子尊称曾祖母或老妇人为“阿白”〔apak〕乃传承于古南越族群所传留下来的古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