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先人崇尚敬五谷、祈丰登的平安习俗

“谷”作为农作物可以养神而保持人的“魂、魄、精、志、神”,可以使人精力充沛;但作为自然界的“谷”,她泉出而通川,经历艰难的冲刷促使泥土变化形成平川。从原始崇拜看,远古的时候,“谷”本来就被认为是原始母体,是变化生育之神。综合起来看,“谷神”就是象征泉出成川、女人生育那样的万物生源之门。因而,带着中原先民的遗风,广府先人也崇尚敬五谷、祈丰登的平安习俗。

谷神节祭祀“谷神”及观谷、食谷、养谷

中国古代受“岁星纪年”的影响,认为每年有一个值岁的神灵,职权很大,称为太岁。以十二地支为序,每十二年循环一次。扩散到民间,由“太岁头上不能动土”,演变成了土地的主人,当然也就是农业丰歉的主宰了。粮食是生命的源泉,古人敬畏粮食。所以每逢谷日,民间要进行祭祀活动。相传,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称为“谷日”,后又演变为谷神节。

每逢谷神节,广府民间有祭祀五谷神,或到后土庙祭祖拜神的习俗。是日太阳出山时,广州五仙观人头涌涌,人们手持祭品(香烛、五谷杂粮)来到“五谷神”像前顶膜礼拜,感谢“谷神”养育之恩;不少村民取五谷杂粮各一份,在田间地头,迎日扬洒,意喻五谷丰登。

在祭祀“谷神”的同时,民间还有观谷、食谷、养谷的习俗。所谓“观谷”就是在谷神节当天,全家老少到乡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绍农业基本知识,全家观看各种越冬作物的长势,一起亲近农业,亲近自然,树立尊重、爱惜粮食的意识。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农本思想”的体现。所谓“食谷”是观谷归来,主妇亲手制作一餐谷物晚餐给全家食用(古时主妇很少亲自下厨)。如亲手淘米蒸饭、亲手煮粥,通过这种方式,让家人更真切体会粮食的珍贵。所谓“养谷”实际上是逛花市,全家赴花卉市场选购一些观赏作物在家中栽培,一年四季悉心养护,寓亲近田野之意。

敬五谷神的遗风尚传

相传,五谷是天上的五谷神赐给的。在很早的时候,人们的粮食吃不尽,用不完,家家过着富足的日子。某年的六月初六,五谷神来到人间视察人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装扮成一个普通的老人,连续走进三家农户,都发现有严重糟蹋粮食的现象,于是他来到田间,伸手掠住一颗谷子,并从根儿掠到尖儿。从此谷子就留下了一个穗儿,稻谷的产量大减。后来,人们担心五谷神再来把这一穗儿谷子也收走,于是就在每年六月初六五谷神下凡视察人间的那个日子,家家烧香、上供,祈求丰收,生怕五谷神把留下的这一穗儿谷子也收走。就这样,年复一年,留下了六月初六敬谷神的风俗。

这是在中原地区流行的传说,在河北邯郸西部的武安一带至今还流行着敬谷神的习俗。广府地区的佛山、肇庆和云浮一带农村也有六月初六敬五谷神的习俗。为了庆祝丰收,也为了祈求来日风调雨顺,每逢六月初六,家家户户都会杀鸡杀鸭,并捎上些谷穗、黄豆穗、带径花生等成熟的农作物,到土地庙、社坛奉祀,以祈求五谷神赐给他们一年好收成。这天,又是广府人的“小中秋”。奉祭“五谷神”后,晚上准备丰盛的菜肴,合家共庆即将来临的丰收。类似的敬五谷神活动在广府地区的东莞、高明农村也有遗风。如,高明的穰田俗(注:穰田(ráng tián),俗称拜田头。传说农田有守护神,称田头伯公、伯婆。)。农民为酬谢田头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八月十五都举行穰田活动。农历七月十四东莞麻涌一带有“田了节”祈祝农业丰收,酬谢“五谷神”布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