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大师

广绣大师

陈少芳
提到广绣,不可不提现年已71岁的广绣大师陈少芳。1962年,经过4年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科学习的陈少芳,毕业分配到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那时起,她就与广绣打起了交道。45年过去了,陈少芳将半辈子的心血都融灌在广绣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之中,继承传统、融会创新,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已成长为“现代广绣”的奠基人,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如今,她又荣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聚数十年广绣工艺的心血,成功创造了“陈氏广绣”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为广绣发展创新作出了贡献。
传统广绣多以吉祥喜庆的传统题材,用白描的手法制作,而经过陈少芳等人的传承和创新,广绣迎来了艺术的高峰,被称为“现代广绣”。现代广绣在白描基础上使用上色手法,并运用国画和油画的表现手法将选材延伸到人物肖像等范畴。与此同时,陈少芳还根据她需要表达的艺术意境,天马行空地创造出许多新的针法。挥洒自如地妙用了广绣的艺术语言,如创出“绒毛针”绣小雏鸡,创出“个字针”绣小鹿和马,创出“短发针”绣小孩的“光头”,创出“竹编针”绣竹篮…… 大大丰富了广绣的技艺。 一只鸡仔用了近三十种颜色和苏绣用色彩丰富的丝线来完成绣品相比,现代广绣的创新之处在于“丝线颜色构成法”。传统广绣的丝线颜色要比苏绣少一半,而陈少芳经过十多年的钻研,创制出用丝线累叠等方法构成多种色彩,“想画出什么色彩,就能绣出什么色彩”。
《我爱小鸡群》是陈少芳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幅,堪称现代广绣的名品。传统的四大名绣在绣小鸡时只会用深、中、浅色来表现茸毛的质感。而陈少芳的这幅绣品中的十几只小鸡则用上了油画中的“倾向色”,仔细看上去,小鸡的毛色有的倾向于紫,有的倾向于绿,有的倾向于黄色,只只不同。最特别的是绣品中彝族姑娘手中捧起的那只鸡仔,用茸毛针绣成, 在背光面采用国画的勾染法,区区一只鸡仔居然用了二三十种颜色的绣线,可谓惟妙惟肖。1978年,作品在北京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展出时,邓小平在作品前伫足观赏了许久,还兴致勃勃地招呼陈永贵说:“快来看小鸡。”
《岭南锦绣》是陈少芳设计了四十年、研绣了十多年创作出来的巨幅刺绣长卷,这幅13.8米长的花鸟长卷,绘绣出春夏秋冬百花争艳百鸟和鸣的岭南景色,包含了广绣大部分的传统技法与“陈氏广绣”的创新技艺。1999年4月,著名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看到这幅绣画时十分激动,在早已“封笔”的情况下,破例为“长卷”命题并挥毫“岭南锦绣”,评价这幅广绣长卷是“广绣划时代的世纪之作”。
2001年,“陈少芳广绣作品展览”展出,创下了四十五万人次争睹展览的记录,来自海内外的观众好评如潮,作品《赵朴初像》以其生动的神韵吸引了前来参观的三十多位西藏高僧,他们如见其人地合十颂经,并一个接一个地向绣像中的“赵朴初”行碰额礼。 陈少芳家广绣展厅广州番禺区陈少芳家广绣展厅内,展示了数十幅凝聚着她数十年心血创作的广绣精品:获 “广东省首届工艺美术名家名作展”金奖《我爱小鸡群》及珠绣《马到功成》;获 广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凤冠鸟》;
2006年代表广绣参加中国“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傲视群芳》等刺绣佳作,以及被国内外报刊争相刊登、印刷成年历、年画、明信片、贺年卡、电话卡的绣作《北方来的新伙伴》等等。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到陈家祠可以一览广绣艺术的精髓。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依托广州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而设。
许炽光
广绣大师、广绣行业里最后的“花佬”——许炽光:擅长广绣传统技艺,是目前广州市广绣行业里头最后的“花佬”(广州刺绣行业内,男工俗称为“花佬”)。出身刺绣世家,家族从事广绣140多年,7岁起跟从父亲学艺,不管是刺绣人像、山水、景物,还是刺绣兽口、花鸟、鱼类等,使用的针法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全面精通,并发明、创新“施盖针”、“鸡仔针”等新针法,被同行誉为“对针法颇有研究”的艺人,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广州一百双巧手之一。 从艺60多年,指导和参与刺绣了一批享誉中外的广绣艺术精品,其中有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被中央轻工部选作礼品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会,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励,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收藏。先后获得“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几十年来,培训辅导400多人(次)学习刺绣技艺,现仍在广州绣品厂从事设计、刺绣,带徒授艺。
梁桂光
6岁起跟随母亲学习广绣基本刺绣技艺,师从苏绣大师和广绣大师后,学习和掌握了人像刺绣技艺和广绣独有的刺绣技艺,并把广绣、苏绣技艺融合贯通并有所创新,在日用品刺绣和人物、山水、风景、花鸟等欣赏画方面有娴熟的刺绣技艺。从艺50多年,参与刺绣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广绣艺术精品,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至今仍在广州绣品工艺厂有限公司任技术顾问,从事刺绣、带徒授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