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青
粤风情
广州人有个习俗,正月初二,俗称开年的时候,喜欢舞狮的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小小的舞狮队,敲锣打鼓地走街串巷,在一家家商铺前,舞狮恭喜,祝愿商家生意兴隆,称为“采青”。我在西关就看到过这独特的风俗。那天我来到文昌路与上下九的交叉路口时,前面
华林寺舍利塔
粤风情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华林寺增建舍殿。殿内供有舍利塔。塔高7米,采用星岩白玉石制造,6面7层。每层有6个门,刻有花纹,玲珑精致,造型华丽。塔基中心藏有祖师舍利。1965年,白石塔被移置广州兰圃内。移置时,在塔基中心发现佛舍利子套盒,共有
戏 船
粤风情
戏船,就是可以演戏的船。最早利用戏船进行商业演戏的是明末时苏州虎丘山塘的戏船——卷棚,停泊在水中演戏,船头作戏台,船舱作戏房,观众坐在小船上环绕在周围看戏。史载,清乾隆皇帝南巡苏州、扬州时,除驻跸行宫固定戏台安排妥当外,还要临时搭建戏台,沿
黄埔古港景观区
粤风情
广州黄埔古港景观区坐落在海珠区,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其海上贸易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明清时期发展至高峰,贸易远及欧美。 为迎接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访穗活动,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对黄埔古港进行
鲁迅纪念馆
粤风情
鲁迅纪念馆坐落在广州市文明路,此馆1927年原为中山大学“钟楼”。此年1月至9月底,鲁迅在广州期间,先住在中山大学“钟楼”,后迁居白云路“白云楼”。现在的钟楼和白云楼鲁迅故居,都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楼原是中山大学校园的一部分,当时的中大
星海园
粤风情
冼星海(1905年~1945年)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祖籍广东番禺县(今属广州市番禺区)。冼星海在音乐的各个方面都颇具修养:1926年在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1928年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
白云仙馆
粤风情
白云仙馆坐落在广州市美丽的麓湖路旁,建筑清雅古朴,色调简单而大方,为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平添了几许宁静。 已有160多年历史的白云仙馆,原来是广州文化人士雅集之地,后来又供奉过吕洞宾,并有道士主持管理。当人们踏上白云仙馆的石阶,便可见山门石柱
基立村之 “劏人细路”
粤风情
  颜志图   话说清朝末年,美国基督教有位信徒,名叫刘月东。他家道富有,归国后,在广州河南买了一块地,建了一座教堂,并建了很多房子,租给教徒居住。但这村子定什么名好呢?众人搜肠刮肚,都想不出好的名字。还是刘月东学识广,他在圣经中
悠悠花尾渡
粤风情
现在30岁以上的广州人、珠三角人和港澳同胞大概还记得在秀丽的珠江河上悠然而行的花尾渡吧。到省城办事或回乡省亲夕发朝至,在宽敞舒适的花尾渡上安安静静地悠然闲看沿岸旖旎的田园风光、金波碧水、扬帆桅樯、唱晚渔舟和万家灯火,睡上一觉翌日天亮便施施然
僧苦练
粤风情
广州佛教从唐代开始鼎盛,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晚清时,广州佛教五大丛林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海幢寺、大佛寺内僧侣云集,香火旺盛,信徒众多。航海西来的印度梵僧菩提达摩在广州西关下九路附近登陆,不久应诏北上,遁迹嵩山,弘扬禅法,成为中国禅
茶叶罐
粤风情
白铁活是广州的老行当之一,做白铁活的人被称为白铁匠。旧时装茶叶大多用陶罐和瓷罐,后来白铁匠用白铁皮敲打成罐,装上茶叶成了茶叶罐。广州城里城外活跃着一批白铁匠,他们挑着白铁皮和划尺、剪刀、夹具和小榔头,走街下乡吆喝生意。虽说白铁匠干的是体力活
竹筒屋
粤风情
在西关,不但有骑楼,还有竹筒屋。竹筒屋也叫商铺屋,因门面狭小、纵深幽长、很像竹筒,广州人就叫它竹筒屋。它是广州百年以来最为流行的一种商住屋式。据考证,竹筒屋大约产生于19世纪,是随着当时西关工商业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地皮紧张而产生的。最初多